首页技能鉴定冶金工业冶炼检验工
(简答题)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表面纵裂纹产生原因:
(1)水口与结晶器不对中,产生偏流冲刷凝固壳;
(2)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液渣层过厚或过薄导致渣膜厚薄不均,使坯壳局部过薄,强度低;
(3)结晶器液面波动;
(4)钢中P+S含量,钢中S>0.02%,P>0.017%,钢的高温强度和塑性明显下降,发生纵裂纹趋向增大;
(5)钢中C在0.12~0.17%,发生纵裂纹倾向增加。
防止纵裂纹发生的措施有:
(1)水口与结晶器要对中;
(2)结晶器液面波动稳定在±10mm;
(3)合适的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
(4)合适的结晶器锥度;
(5)结晶器与二次冷却区上部对弧要准;
(6)合适的保护渣性能。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连铸坯角部纵裂纹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连铸坯表面横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连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不属于连铸坯表面折叠缺陷原因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防止铸坯发生鼓肚的措施?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铸坯表面凹陷越深,产生()几率就越大。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连铸坯标识的基本内容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什么叫连铸坯的中心松?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