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新闻传播学
(名词解析)

《苏报》

正确答案

1896年上海,创刊人胡璋以其日本妻子名义注册,打着日商招牌发行,内容多是市井琐事和作奸犯科的社会新闻,文字水平低劣,曾因刊登黄色新闻和敲诈勒索之事被人控告,弄得声名狼藉,难以为继。1899年将该报卖给曾任知县被革职移居上海的陈范。“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思想上倾向于保皇立宪。后因受到蔡元培所创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中的革命青年而受到革命影响,转向、同情、支持、投身革命。于是,《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1903年聘章士钊为主笔,明确提出“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发表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撰写的序言和章士钊的《读革命军》两篇评介文章。激进宣传引起清廷的恼怒和嫉恨,勾结上海租界查封《苏报》逮捕报馆和爱国学社社员。引发震惊一时的《苏报》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名词解析)

    《苏报》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苏报》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苏报》是一张怎样的报纸?“苏报案”是怎么一回事?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